热线电话:

0913-4812111

艺人春秋

我们的老艺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75岁,他们曾多次受邀赴台湾、香港、法国、德国、日本等地表演,并参与拍摄了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还有《孙子从美国回来》等多部影视作品。

2017年1月与周杰伦同台参加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2017年5月参加意大利威尼斯第57届国际艺术双年展活动,2017年12月1日,张国立和李玉刚来华县向我们的老艺人拜师学艺。2018年4月9日老艺人们又和张国立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向世界展示了华州皮影戏。

华州皮影戏

华州皮影戏,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华传统文化从此走上了国际文化艺术的舞台。

梦幻般的演技、跌宕起伏的剧情、精彩绝伦的唱腔、华州影戏潜移默化地传播着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1955年,周总理看了《金碗钗》后,赞叹说"很好,其源于二华一带,应更名为华剧,中华民族之剧"。国学大师季羡林、国务院参事冯骥才、现代武侠掌门人金庸、陕派领军人物贾平凹、陈忠实等人均为之泼墨挥毫。华州皮影戏的唱腔,分为老腔和时腔两种。时腔又称"碗碗腔",因表演乐器中以敲打铜铃、铜碗为节拍而得名,又说其主奏乐器为月琴(古称阮弦),又叫阮儿腔,久了变成碗碗腔。其表演婉转细腻,柔和优美,据《重修华县县志稿》称:其唱腔悠悠扬扬、典雅飘逸,知音者闻声,莫不神魂俱醉。影戏舞台的搭建遵循世代流传的口诀:"两张方桌、九块楼板、用椽七长八短、四条撇绳一挽、五页芦席一卷、十二根钱串、撇一撅头、你就甭管"。传统以油灯悬于幕布(古称"亮子")后,艺人们前三后二,"五人忙"于其中,所以又称其为"灯影",其签手一人挑签,四人掌控17种乐器配合。所用影人以陕西特有的秦川牛皮经二十多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表演剧目多达二三百种,以元末明初著名剧作家华县人李十三第十四代孙李芳桂所做《十大本》最为有名,剧情或惩恶扬善、或伦理规范、以历史故事才子佳人社会风情戏居多,雅俗共赏。其技法虚实相间、喷烟、多人、驾云、替换,涵盖所有电影元素,故有"现代电影始祖"的美誉。电影《活着》、《秋菊打官司》、《孙子从美国来》、《一个人的皮影》,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都有影戏的参与。多年来,华州皮影戏出访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友人多次来华参观学习,已与台湾、法国皮影戏剧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华县成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拥有多名国家级皮影戏传承人,古老的华州影戏在影源人的手中重现风采,焕发现代气息,人说"不看影戏、不知礼仪",华州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必将大力推动中华传统文明走向全世界。

中国电影鼻祖——华州皮影戏

华州皮影,距今2000多年,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而皮影又起源于华州。因而可以说,华州皮影就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华州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华州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做成的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同时操纵几个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

华州皮影表演团队,现有7名皮影戏传承人,曾多次受邀赴法国、德国、日本等地表演,并参与拍摄了由张艺谋执导的《活着》等影视作品。

皮影老艺术家平均年龄72岁,随着年龄的增大,老艺术家非常担心这个独特的文化艺术突然失传,为了让这项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老艺术家们每天坚持演出,希望通过社会和媒体,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中华文化魅力,更多的中国人可以学习皮影,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

华州老腔

华州老腔,是中国各类影戏的鼻祖,又名“满堂吼”、“拍板调”,流传于二华、潼关一带。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众人帮腔满堂吼、惊木一击泣鬼神”是它最形象的写照。

其起源有二,一说是汉代军歌与船工号子融合而成,唱腔古朴悲壮、粗犷有力,有古秦声之遗韵,称为老腔。又说从湖北老河口流传而来,取其第一个字而得名。从皮影戏的唱腔来说,先有老腔后有时腔,其区别主要在于老腔多用于征战历史战争戏、英雄戏,最能表现秦人战场厮杀、气吞山河、断金裂石、威武不屈的人物性格,时腔委婉缠绵,多用于才子佳人、社会生活剧,所以许多时腔剧本老腔无法演唱;拉坡调与惊堂木是老腔独有的特征,一段戏在主唱唱到最后一句或一词时,便大吼一声,全台所有艺人相和,将演出氛围推向连续性的高潮,这就是拉坡调,第二个特点是用枣木制作的长方形惊堂木,在表演中猛然砸击木凳发声助威,清脆高亢,烘托气氛。因其表演风格,华州老腔又有“中国古代摇滚乐”之称。

自古以来,老腔的说唱表演形式与皮影戏表演互为载体,融合展现,老腔表演与时腔(碗碗腔)相同,“五人忙”于幕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受现代社会声光电各类传媒的冲击,传统老腔皮影戏已失去了原有的风采,现代老腔应运而生,革新后的现代老腔去掉了亮子,与传统皮影戏表演剥离,艺人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直面观众,人数由五人增加到十一人。其表演形式由二维平面偶人表演发展为三维立体真人演示,成为了一种新的戏曲表演形式。 2006年北京人艺版话剧《白鹿原》的热演开启了现代老腔的序幕,其间“太阳圆月亮弯都在天上”的唱腔让世人为之惊叹,专家称:没有老腔艺人,就没有《白鹿原》的史诗感。华州老腔从草根文化走上了国际的舞台。 原汁原味地诉说悲欢离合、沧桑高亢地宣泄喜怒哀乐,仰天长吼、震撼人心,这就是华州老腔原生态的艺术魅力。

华州皮影

华州皮影,即华州皮影戏表演专用的道具影人,俗称“影子”,《陕西省戏剧志.渭南地区卷》有载:皮影制作,雕工精细,渭南地区以华县为代表,华州皮影制作技艺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冯骥才先生曾说:华州皮影,非常有自己的特点,既古雅又富丽,华州皮影在中国的位置是超一流的,为之挥毫题词“华县影艺传千古”。

一件较为精美的手工皮影,需刻3000多刀、耗时多半天。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和平之旅”西安之行,受赠的皮影出自华州。 华州影人的制作吸收了汉代画像石和唐宋壁画的元素,逐渐形成其独立完整的造型特征和雕绘风格,其流程概括为八步二十四道工序:以“净皮、灰皮”古法炮制“秦川牛”牛皮、按行内秘传的“皮影图谱”选二十余样平口、斜口、花样凿刀,采用独有的“推皮走刀”技法尊口诀雕镂,敷色以红黄绿白黑为主,故华州影人有“五色皮影”之称,以“弹指点水”发汗、以缀结口诀定型。其影人严格遵循元代杂剧人物分类造型,人物身高约33厘米,头身比例一比四,头部较大,以正侧面单目形象出现适合横向移动,影人前额突出(俗称崖颅)、眉眼延长夸张,属华州独有艺术造型技法,与其他流派截然不同,服饰图案力求纤美完整,花花套连、叶叶巧缀、大红大绿、大俗大雅。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必将造就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华州手工皮影以其独有的造型雕染技艺,代表着中外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堪称“中华一绝”,极具审美和收藏价值,成为全人类共享的艺术精华。

华州黑陶

华州黑陶,起源于1958年国家在华县进行的大规模考古,境内发现了多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老官台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红陶,白陶和黑陶碎片,华州黑陶才走进人们的视野,其中黑陶就是老官台文化遗址中的重大发现,研究结果表明,几千年前的华州先民,已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用火与土创造着远古的文明。华州黑陶现成为华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华州黑陶的制作由选料、清杂、砸泥、成型、压光、熏烧、镂空、雕刻八大部分组成,将华州塬区地下特有的红壤土浸水泡透晾晒发酵一年后拉坯成型、按先人们4600年前所创的“熏烟渗碳”技术进行烧制,这也就是“熏陶”一词的由来,黑陶工艺正是在众多技术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进行完善创新,将皮影影雕的刀功和绘画,造型艺术的技艺等融汇其中,才成就了今天的华州黑陶,其问世标志着中国制陶工艺由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的历史发展过程。 华州黑陶成品具有“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质地细腻,形体素雅,叩之有鸣玉之声,富墨玉之美,泛青铜之光,做工细腻考究,形意丰富统一,古朴典雅,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不同色泽,刻花精细,造型优美,图案既有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又富含现代艺术元素,丰富生动,有极强的表现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华州黑陶“福娃瓶”“扁埙”入选特供商品,应中国棋院之邀定做围棋罐,华州黑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神入化的刀法征服了世人,成为国内外收藏的最新亮点。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这就是华州黑陶的艺术魅力。

中华魂

影雕镂空如意大赏瓶

蟠魑碗

小龙龟

香炉

特卷轴筒

华州皮影博物馆

华州皮影博物馆,是国内最大最全的皮影文化艺术大观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世界影戏源于中国、中国影戏源于陕西、陕西影戏源于华州。

华州影戏,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最经典、最成熟、最完美代表着中外皮影艺术界的最高水平,媲美于兵马俑在中国考古史上的地位。华县有皮影艺术之乡的美誉,涌现出了许多的国家级皮影雕刻大师和表演大师,皮影博物馆是观赏、学习、研究世界皮影艺术发展史的重要平台。 馆区由四个模块组成,第一单元为影戏本源,通过大量的中外史料论证了影戏源于汉、成于唐、精于宋元、盛于明清的产生发展过程,当代影戏与国外的文化交流盛况。第二单元是影戏大观,展出了国内各省份代表性影戏舞台,分类详述其道具唱腔特征。第三单元为皮影博览,遍述国内外皮影分布情况、造型特征及精品展示。第四单元为影人工艺,现场重点展示华州影人的二十四道制作工序。 截至目前,馆藏明清老影子九百余件、各省份代表性皮影三百多件国外各流派皮影一百余件,古唱本两百多本,收集现代皮影大师精品三十件。

开馆以来,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八万余人次,与国内各大院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台湾、香港、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多次来人参观学习、考察研究,进行传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华州皮影博物馆以皮影为缘,成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桥梁。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公司荣誉

产品中心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研学旅行

影桥文化

艺人春秋

华州皮影戏

华州老腔

华州皮影

华州黑陶

华州皮影博物馆

服务QQ

在线客服

关注我们

© 2023

渭南市华州区影桥皮影文化园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9569号-2

|

陕公网安备 61052102000128号